胰腺导管腺癌(PDAC)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,其患者五年总生存率仅约10%,因此也被称为“癌中之王”。虽然可切除PDAC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约44%,但是由于发病隐匿且缺乏早期典型症状,仅有约15%的PDAC患者在可切除阶段得到诊断,凸显了早期诊断的重要性。鉴于PDAC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低,现有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性能不足,因此当前亟需开发适用于高风险人群的PDAC新筛查技术。
近日,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Julia Mayerle教授团队在《Lancet Gastroenterology & Hepatology》期刊上发表题为“Validation of two plasma multimetabolite signatures for patients at risk of or with suspected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(METAPAC): a prospective, multicentre, investigator-masked, enrichment design, phase 4 diagnostic study”的研究文章,证实该团队先前提出的两种血浆代谢组学特征在PDAC高风险人群中具有良好的诊断特异性。所述两种血浆代谢组学特征由该研究团队于2022年在《Gastroenterology》上刊文提出。其中,i-Metabolic特征由包含组氨酸、脯氨酸、色氨酸在内的12个代谢标志物+CA19-9组成,m-Metabolic精简化特征由包含4个代谢标志物+CA19-9组成。在包含202例PDAC患者、144例慢性胰腺炎和204例非胰腺疾病对照的验证队列中,以上两种代谢组学特征均实现AUROC > 0.90的良好诊断性能。
最新发表的研究文章中,该研究团队基于一项前瞻性、多中心、研究者盲法的Ⅳ期诊断试验,对上述两种代谢组学特征在PDAC高风险人群中的诊断价值完成进一步验证。研究纳入1129例CT识别的胰腺病变且需进一步诊断的PDAC高风险患者,并通过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法(LC-MS/MS)对代谢组标志物进行检测。结果显示,i-Metabolic和m-Metabolic特征对可切除PDAC的诊断特异性分别达到91.7%和93.6%,显著优于目前临床使用的CA19-9单独检测(45.6%)。
作为首个通过EDRN指南所有开发阶段验证的代谢组学PDAC诊断研究,该研究提供了特异性显著优于CA19-9的PDAC无创筛查方案,有望凭借其高特异性优势在PDAC高风险人群中排除非PDAC患者。且其中精简化m-Metabolic特征仅需检测4种代谢物+CA19-9即可实现良好的诊断性能,使其具有良好临床转化潜力。
论文链接:
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2468125325000561?via%3Dihub
注:此研究成果摘自《Lancet Gastroenterology & Hepatology》期刊,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,仅供参考。